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

初談拼音

  今日稍為回顧了一下自己曾打過的網誌,發現原來自己怒氣頗重,絕大部分的篇幅都是用來批評人家中文用得不好,甚缺建設性。與此同時,逐漸發現每次寫拼一些音標出來,不論中英,根本沒人看得懂。不時想問自己,究竟我那些音標寫來除了用以宣告天下「我識音標」以外,還有甚麼用途。兩種思想同時泛起的情況下,促成這篇文章的出現。

  音標的發明,是為求以文字的方式告知一個音節如何發音。但原來我們由幼稚園開始學語言,從不接觸拼音,查字典呢,要不就查中文字的同音字,要不就用發聲字典聽英文字的讀音。印於字典上的音標慘被淪為裝飾品。

  要談拼音或音標,首先要談學習的必要性。或者有人會認為,查同音字或者聽發聲字典已經足夠。我敢講,這是絕不足夠。讓我舉一些例子︰

  假如我不懂「關」字怎樣讀,於是我查字典,會查到同音字是「鰥」。試問我連「關」字都不懂,又怎會懂「鰥」字呢?於是我只好千辛萬苦再查「鰥」字的讀音,同音字卻又是「關」。天哪!究竟我做錯了甚麼?要這樣耍我!

  這些例子我都是亂揭字典找出來的。現在找到了「卜」字。卜字沒有同音字,那兒只寫著「波屋切」﹐還真抽象,難道真的要很快地讀波屋波屋試試看嗎?神呀!究竟是怎樣讀的?

  還有一點,就是大家關注的懶音錯音問題,「你」字,在字典那兒只寫著「尼低上」,姑勿論究竟甚麼是尼低上,就算我懂甚麼是低上聲,也不等於我知道「你」字是要有鼻音的。

  從上述例子可見,如果懂得拼音的話,即可逃過字典同音字的恐怖陷阱,而且百分百保證不會讀錯,那何樂而不為呢?

  不得不承認,要學音標的話,英文比中文的必要性更大。要學英文拼音還是上蕭愷一的網誌吧,我只能盡力談談網上較少相關資料的粵語拼音。

  凡中文字均可寫出粵語拼音,而這個拼音主要分為三部分,包括聲母、韻母和聲調。

  先別被這些名詞嚇倒,其實只要你不是啞的都會明白那些是甚麼。當我們說一個字的時候,無論如何總要有個開始,可能是合起嘴開始(如「嗎」),或者是張開嘴開始(「哈」),甚至是用舌頭頂著牙齒開始(他)。這種準備發聲的方法,就是所謂的聲母。

  廣府話裏面一共有19個聲母。都是那句,別被這數字嚇倒。這19種「開始發音的方式」其實是所有香港人天生都懂的,況且廣府話的聲母全部都是不發聲的,不像英語裏要再細分為發聲與不發聲兩種,學起來簡單得多。(英語貌似有23個聲母呢!)

  只要你曾經接觸過些少英語,你應該已經完全掌握13個聲母,且完全沒讀錯。不信?給你看看你就信了!

b(巴),p(趴),m(嗎),f(花),d(打),
t(他),n(拿),l(啦),g(家),k(卡),
h(哈),s(沙),w(蛙)



  沒騙你吧!19個聲母已懂了13個,現在突然發現原來自己的嘴巴可以用這麼多方法發音了吧!神創造天地萬物的時候可真神奇。

  向餘下的6個進發,根本毫無難度的,不用怕!

  問題︰請問「欣」字的聲母是甚麼?上面那13個通通不是?那是甚麼呢?相信不少人都會答「y」。但請緊記,在音標裏,不論中英,y都是一個韻母(容後再談),而這個似y非y的聲母,我們寫作j。例如「英」、「認」、「用」、「人」、「樣」,全部的聲母也是j。

  再送大家兩個字︰「知」和「痴」,聲母是甚麼?這兩個字都是靠兩排牙齒磨擦發音,只是一個不會噴氣,另一個大力點會噴氣。它們分別代表另外兩個聲母,是dz(睛、尖、真、中)和ts(晴、簽、親、衝)。

 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學了16個聲母,怎麼我好像沒教過任何東西似的?因為這16個聲母根本沒甚麼好教,如果你不懂發這16個聲母的話大概要去看醫生的了。

  另外那3個聲母相信是最為棘手的,就是gw、kw和聲母。下次再談。

  希望大家看過這篇網誌後,不再對拼音望而生畏,嘗試與它接觸吧!

1 則留言:

Unknown 提到...

哈哈,真有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