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

不同的比喻

  若對明、暗、借以外不同比喻手法有興趣者,這裏介紹一些易明的。於我一直介紹途中,你會發現其實你已經懂得這些比喻手法的,但為何我們只能數出明、暗、借呢?香港的語文教育真有趣……

  昨日提過的互喻,簡單來說是「A像B,B也像A。」天上的雲朵是軟綿綿的棉花,潔白輕柔的棉花是隨風飄浮的雲,輕盈得很。這就是互喻,當中可包含明、暗、借的成份,但很難獨立分拆來分析。

  我們學的明喻是「本體 像 喻體」,但大家都應該會寫過「那棉花糖般的雲朵於天空中隨風飄浮。」之類的比喻句。很明顯棉花糖是喻體,雲朵是本體,但結構上絕非「本體 像 喻體」,也找不到明顯的喻詞,談不上明喻。這種喻體在前主體在後的比喻法叫做倒喻

  還有,以往學的明、暗、借,主體和喻體都只有一個,但有時我們會用不止一個喻體來比擬主體的,例如「天上的雲朵像棉花,像輕煙,像薄紗,像絲綢,於天空中隨風飄浮。」這裏你可以說有比喻、有反復,合起來叫複喻

  Scalor和Vector有正負,比喻也有正負。看看這句負比喻︰「天上的雲朵隨風飄浮,自由自在,不像城市中的光景般繁囂。」「主體 不像 喻體」的比喻句叫反喻

   嫌上面的幾種比喻不夠渲染力的話,這句如何?「天上的雲朵比棉花更柔,比輕紗更薄,於天空隨風飄浮。」你不會答到我這是明喻暗喻抑或借喻,它是比喻加比較,所以叫較喻。較喻其實大家一點兒都不陌生,我們罵人禽獸不如其實也是較喻。

  最後可以說一說引喻。這個有點像類比論證,先說明喻體的特性,再把本體套進去用。「輕紗薄得可以望得穿透,天上的雲朵也像薄得可以讓人窺視天空的蔚藍。」這就是引喻。

  希望海星們此後不再只懂明、暗、借,做比喻世界裏的井底之蛙,作文時也可多用不同的比喻法,試想像整篇文章只有「雲朵像棉花」、「雲朵是棉花」、「棉花在飄」的話,有多悶哪。

2009年2月19日 星期四

互喻

  都不知有沒有人看的……讓此網誌誕生的那份中文熱誠和堅持好像有點淡化。不理了,仍然抱著救海星精神,至少救到眼前看著這段文字的你。

  今日中文堂最有趣的是那關於明喻的執拗。原文是這樣的︰「雙槳點出的漣漪,以我們為圓心一圈接一圈向外莞爾,如笑靨在凱那玫瑰紅的兩頰粼粼。」似乎大家都認同是明喻,但Miss鄭說是「以漣漪比喻笑容」,標準答案是「以笑容比喻漣漪」,有所出入。

  課堂上講了一句不知有沒有人聽到,或者聽到只會被人說我煩和無聊的話︰「誰說『如』字之前一定是本體的?」這句話其實是很有意思的,因為的確很多香港學生都以為是這樣。

  我們學比喻,只學過明喻、暗喻、借喻三種。但是比喻是世界上用得最頻繁的修辭手法,法國人每幾句話就有一個比喻;各種語言文化皆有比喻,博大精深,出神入化,豈止三種。該句甚麼漣漪笑容用的就是一種叫做互喻的手法。

  所謂互喻,顧名思義就是將本體和喻體混亂來互用,喻詞可有可無,效果是本體與喻體間關系更密切明顯。原文先寫「漣漪莞爾」,就是把漣漪比擬為莞爾的笑容,漣漪是本體笑容是喻體。此後再寫「笑靨粼粼」,就是把笑靨比擬為粼粼的水波,笑容是本體漣漪是喻體。兩者相互比喻,是為互喻。

  至於個「如」字有甚麼用,從寫文章的角度看,其實是多餘的(反正本文根本很多字都是多餘的),頂多可以視為突顯比喻的作用,但沒了「如」字又怪怪的,所以要寫這個字,寫了也不甚有目的。結論是,這裏雖然有喻詞「如」,但未必是明喻,題目根本出得有問題。不過如果我上課這樣說恐怕沒有人會理我的了,唉,算吧……